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7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577896
文章正文 查看
新马高级中学校本教研制度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2856 更新时间:2015-4-29 17:35:48

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和《普通高中课程改革方案(实验)》精神,促进我校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工作的有效开展,创造性地实施新课程,落实课程改革目标,切实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在吸收省内外校本教研制度建设经验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结合我校教学研究工作的具体情况,特制定我校校本教研制度。

一、指导思想

校本教研要以新课程为导向,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以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教师面对的各种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教师作为教研的主体,强调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研究。研究和解决教学实际问题,总结和提升教学经验,形成民主、开放、高效的教研机制,促进学生健康、主动的发展和教师专业化成长,努力把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学校,推动课程改革目标的全面落实。

二、校本教研目标任务

我校校本教研工作总体目标和思路是:充分发挥各教研组织的作用,强化研究意识、管理意识和服务意识,立足校本,求真务实,探索创新,紧紧围绕我县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及课程改革中的重点、难点、热点问题开展研究,以校本为基础,以课题为抓手,以网络为载体,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促课改。通过三年的努力,力争取得具有实践价值和推广价值的研究成果,全面提升我校教科研水平,努力实现我校教育质量与办学水平的新跨越。

根据上述目标和思路,我校校本教研工作的基本任务是:

1.树立校本意识,改进教学实践,解决我们面临的问题,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2.改善机制,树立“以人为本,科研兴校”、“为学生一生负责”的办学理念,建立教学研究导向机制、激励机制和保障机制,整合教导处、教研组、年级组等多种力量,建立直接服务于教师的开放的学校教研网络。领导、教研人员经常深入课堂,通过听课、说课、评课、个人反思等多种活动,探索规律,总结经验。全体教师必须围绕共同的目标,为了学校的发展,努力提高教科研水平,努力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真正形成教育合力,呈现更加人本化、科学化的教研氛围,使全体教师都在研究的状态中展开自己的工作。

3.树立研究意识,促使教师由“教书匠”向“专家型”转变。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使教师与外界保持经常性的沟通联系,建立信息交流平台,把最新的教改信息、教育资源提供给广大教师并及时把教师的阶段性成果(微型课题)推向社会,铸造我校的品牌教师,以提高教师教育教学研究水平。

4.树立“科研强校”意识,积极开展校本研修与课题研究。推进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离不开教育科研,只有广大教师都积极参与教研,自觉转换角色,才能切实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校已申报了八个县级课题,各课题组要按立项后的相关规定和要求展开规范性研究,并取得成果。

三、校本教研主要形式

建立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以理论学习、案例分析、教学反思、经验交流、调查研究、协作讨论、教学咨询、教学指导、说课、听课、评课等为基本形式的校本教研制度,并通过教学观摩、教学开放日、为教师参与校本教研创设平台、创造条件。灵活运用开放式教研活动、促进式教研活动、针对式教研活动、学科整合式教研活动等多种教研形式,以“问题——计划——行动——反思”操作方式,努力提高校本教研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1.自我反思(教师与自我对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思考、审视和分析。结合教师专业发展需要,自定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校本培训内容和六个一有关内容,对自己教学行为进行分析,提出问题,制定对策。

2.同伴互助(教师与同行的对话)。以教研组或课题组为互助载体,促进教师与同伴的对话。注重以老带新,以强带弱;提倡在校本教研中有不同呼声,在一个群体中有不同思想,鼓励教师大胆评点,各抒己见。以教学中问题为研究内容,将问题入组,以组为单位制定计划开展研究。

3.专业引领(实践与理论的对话)。一方面聘请市县教研室专业人员或专家来本校进行专业指导,另一方面提倡教师从专业的著名刊物或互联网上学习和引进名家教研思想。将专家的新理念和教育思想引进学校,促进我校教师素质提高,形成我校优势专家群体

四、校本教研具体制度

学校建立三级校本教研网,实行校本教研工作分级负责制

一级——校长、教务主任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1.全面制定学校校本教研制度与计划,发动全体教师参与校本教研,督促和评价校本教研。

2.带头学习教研理论并参与教学研究,举办专题讲座,指导各部门开展校本教研,校长、主任每月坚持深入课堂,每学期听、评课60节以上,做教师的真诚的同伴和专业引路人。

3.定期举办科研沙龙,定期召开课题研讨,信息交流会。

4.支持教师参加高层次进修,做好教师的培训工作,组织全体教师分期分批参加上级组织的业务培训。同时制定学校的培训方案,努力做好校本培训工作。

5.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与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审定学校的教科研课题,并督促逐级落实。

6.发动全体教师从自己实际出发,学习教育理论,注重联系实际,加强对实践成果的经验总结。

7.负责全校的教研流程管理工作,加强对学校教师的教研的指导和管理,组织校、县、市、省、国家级课题的论证、申报工作。及时检查各项教研工作的落实、进展情况。及时安排和总结教研工作情况。要充分挖掘校内教育资源,形成教学、科研、培训为一体的校本教研机制。

二级——教研组()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研组是学校落实教学工作,开展教学研究和提高教师业务水平的重要组织之一。教研组长应负责组织领导本学科有关教学研究的全部工作。

1.组织教师学习本学科课程标准,明确本学科的目的、任务,讨论并确定分年级教学要求,制定学期教研组计划。组织领导全组教师制定年级教学进度计划,并严格执行。

2.组织教师进行教学常规建设,实现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学业成绩考核评定及课外文化、科技活动等基本教学环节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

3.积极开展教学研究活动,根据教学实际,围绕学校教科研课题确定教研组、个人每学期的研究课题,有计划地开展研究与交流汇报,组织教学研究课、公开展示课,及时总结、交流、推广教学经验,撰写经验论文。

4.大力抓好本学科教师的教学工作,组织本学科教师,认真钻研课程标准、教材、探索教法和学法,认真备课,写好规范化教案,讲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学生。组织好每周一次的教学研究活动。主要内容有组织备课、检查教案、研究解决教学疑难问题、征求学生意见等。学习教学经验,教改经验、总结工作、讨论分析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学习质量等状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和办法。教研组活动要有出勤和活动记录。

5.积极承担课题研究任务,校本教研课题应主要来自学校实际所面临的突出问题,一般来说是与学校的改革发展相关。因此要依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结合教学中遇到的问题,确定每个学科组的教研中心和教改课题,组织全组成员学习新理念,不断总结教学成果,推广教学新经验。

6.每学期组内开展一次观摩评议活动,研究教材、教法和学法,交流经验,提高教学质量。活动要有总结材料。

7.每学期要向学校和有关学会提交一定数量的经验论文或课题研究报告。

三级——教师校本教研工作制度

教学研究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的重要手段。教师是校本教研工作的承担者和受益者。教师参加教研活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教师必须主动、认真地进行教研活动,在活动中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

1.积极参加学校各级教研组组织的各项教研活动,态度端正。

2.认真完成学校、教研组、年级组交给自己的任务。开学初确定本学年个人教研的研究课题。并在教学实践中展开研究。

3.认真参加听课、说课、评课活动,每周坚持写教学反思,每学期至少听、评15节课。

4.要坚持做到五个一:每学年精读一本教育教学理论著作,研究一个教学课题,上好一堂教学公开课,完成一份教学设计,写一篇教学叙事案例,写一篇教研论文。

5、要熟悉课程标准、教科书及必要的教参资料,认真制定好一学期的授课计划。能把握好课程标准和教材要求,认真备好课,写好教案。

五、具体实施计划

总体思路:突出一个中心,实现两个转变,促进三个提高,加强四个合作、达到五个结合。

一个中心:以教师专业水平不断提高为中心。

两个转变:教育观念与教学行为的转变。

三个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能力的捉高,教科研水平和能力的提高,教学质量的提高。

四个合作: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教师与专业人员、教师与家长的合作。

五个结合:学习与交流相结合,学习与考核相结合,教育理论与教学实践相结合,教研与科研相结合,点上突破与面上推进相结合。

()依托校本培训,学习新理念,促进教师的自我反思。

开展形式多样的校本培训。

a、技能型。(教学技能、现代教学技术等)

b、实践型。(教学观摩、案例交流、教学反思、教后记实等)

c、评价型。(课例评析、听课评课、教学竞赛)

d、理论型。(专题讲座、学习心得、做学习笔记、组织理论学习、学习经验)

e、研究型。(课题研究、问题研究、策略研究、专题讨论)

教学反思是教师由经验型转变为研究型、专家型的必由之路,这种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回顾而是反省、思考、探索和解决教育教学过程中各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具有研究的性质。自我反思是开展校本研究的基础和前提,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教学中、教学后。教学前的反思具有前瞻性,能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实践,教学中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调控和应变能力,教学后反思有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总结能力和评价能力。过去教师处在被研究者地位,现在成为研究者、成为反思的实践者,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更新教学观念,改善教学行为,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教学和教学研究的主人。

()转变观念,抓好教研组同伴互助合作工作,引导教师从经验型向研究型、专家型转变。

教研组的互助合作是教学研究的标志和灵魂,同组教师之间共同总结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教师之间的合作不是简单以继承为特征的“传、帮、带”,而是以反思为基础的组织创新,基本形式有:

1.交谈、讨论,每组利用教研活动,围绕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畅所欲言,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在有效交谈讨论中,收获教师个人单独学习所得不到的知识。教师、组长必须做好记录。

2.协作:教师共同承担责任,完成任务,协作强调团队精神,群策群力。

3.充分发挥组内经验丰富、教学成绩突出的优秀教师的作用,通过他们对新教师的帮助指导,使新教师尽快适应角色和环境的要求。

()立足校本的基础上,聘请专业人员进行专题讲座。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教育理论素养,建立先进的教育理念,立足校本培训,进一步完善学习制度,加强学习管理。做到每月一次教研组学习、一次网上学习、一次个人自学;在学习内容上做到三个必须,必须是先进的教育思想,必须是科学的教育理论,必须与教学实际相结合。

()尝试案例分析、自学研讨,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

1.在全校范围内征集教师撰写的案例,展开论坛,形成资源共享。每学期每人须写1篇以上教学案例分析。

2.开展学习新课标,实践新理念的自学研讨活动。

3.利用校园网采集前沿性信息,切实提高教师的业务素质和业务能力。继续加大教师信息技术培训,学会基本技能,会制作简单课件、网页,用于教学,增强直观效果,激发兴趣。

()加强备课的环节,改革教学设计方案,减轻教师负担,促进教师教研能力的提高。备课要本着实用、有效、便于研究的原则。

()实施课题牵动,以科研促教研,以教研提质量。每个课题组根据本组申报的课题按阶段计划展开研究,期末写出阶段课题研究报告。

总之,新一轮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变压力为动力,认真完成计划,提高校本教研质量,使我校校本教研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