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20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605325
文章正文 查看
定义法 李乐尧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4352 更新时间:2011-9-17 19:16:37

定义法

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数学中的定理、公式、性质和法则等,都是由定义和公理推演出来。定义是揭示概念内涵的逻辑方法,它通过指出概念所反映的事物的本质属性来明确概念。

定义是千百次实践后的必然结果,它科学地反映和揭示了客观世界的事物的本质特点。简单地说,定义是基本概念对数学实体的高度抽象。用定义法解题,是最直接的方法,本讲让我们回到定义中去。

、再现性题组:

1.  已知集合A中有2个元素,集合B中有7个元素,A∪B的元素个数为n,则(   

A. 2≤n≤9     B. 7≤n≤9     C. 5≤n≤9    D. 5≤n≤7

2.  MPOMAT分别是46°角的正弦线、余弦线和正切线,则(   

A.  MP<OM<AT          B.  OM<MP<AT  

C.  AT<OM<MP         D.  OM<AT<MP

3.  复数z a+2i,z =2+i,如果|z |< |z |,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   

A. 1<a<1    B.  a>1    C.  a>0    D. a<1a>1

4.  椭圆 + 1上有一点P,它到左准线的距离为 ,那么P点到右焦点的距离为_____

A.  8         B.  7.5      C.     D.  3

5.   奇函数f (x)的最小正周期为T,则f ( )的值为_____

A.  T          B.  0       C.       D. 不能确定

【简解】

1:利用并集定义,选B

2:利用三角函数线定义,作出图形,选B

3:利用复数模的定义得 < ,选A

4:利用椭圆的第二定义得到 e ,选A

5:利用周期函数、奇函数的定义得到f(- )f( )-f(- ),选B

、示范性题组:

1. 已知z1+i,

 wz +3 4,求w的三角形式;   

如果 1-i,求实数ab的值。

【分析】代入z进行运算化简后,运用复数三角形式和复数相等的定义解答。

【解】由z1+i,有wz +3 4(1+) +3 42+3(1-)-4-1-i,w的三角形式是 cos +sin );由z1+i,有

(a+2)(a+b)i。

由题设条件知:(a+2)(a+b)i=1+i;

根据复数相等的定义,得:

   解得

【注】求复数的三角形式,一般直接利用复数的三角形式定义求解。利用复数相等的定义,由实部、虚部分别相等而建立方程组,这是复数中经常遇到的。

2. 已知f(x)=-x +cxf(2)=-14f(4)=-252,求ylog f(x)的定义域,判定在( ,1)上的单调性。

【分析】要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必须首先确定nc的值求出函数的解析式,再利用函数的单调性定义判断。

【解】   解得:  

 ∴ f(x)=-x +x  f(x)>0得:0<x<1

<x <x <1 f(x )f(x )=-x +x --x +x

=(x -x )[1-(x +x )( x +x )],

∵ x +x > x +x >   

∴ (x +x )( x +x ) × 1

∴ f(x )f(x )>0f(x)( ,1)上是减函数

<1   ∴ ylog f(x) ( ,1)上是增函数。

【注】关于函数的性质: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的判断,一般都是直接应用定义解题。本题还在求nc的过程中,运用了待定系数法和换元法。

3. 如图,已知A’B’C’—ABC是正三棱柱,DAC中点。

   证明:AB’∥平面DBC’

  A/              A
                      D
       C/                C
          O            H
 B/              B  

   假设AB’⊥BC’,求二面角D—BC’—C的度数。【分析】 由线面平行的定义来证问,即通过证AB’平行平面DBC’内的一条直线而得;由二面角的平面角的定义作出平面角,通过解三角形而求问。

【解】连接B’CBC’O, 连接OD

∵ A’B’C’—ABC是正三棱柱   

四边形B’BCC’是矩形   

∴ OB’C中点

△AB’C中, DAC中点  

 ∴ AB’∥OD       AB’∥平面DBC’

     DH⊥BCH,连接OH  ∴ DH⊥平面BC’C

∵ AB’∥OD,  AB’⊥BC’   ∴ BC’⊥OD  

∴ BC’⊥OH  ∠DOH为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

AC1,作OE⊥BCE

DH sin60° BH EH     

Rt△BOH中,OH BH×EH   OH DH   

∴∠DOH45°,即二面角D—BC’—C的度数为45°

【注】对于二面角D—BC’—C的平面角,容易误认为∠DOC即所求。利用二面角的平面角定义,两边垂直于棱,抓住平面角的作法,先作垂直于一面的垂线DH,再证得垂直于棱的垂线DO,最后连接两个垂足OH,则∠DOH即为所求,其依据是三垂线定理。本题还要求解三角形十分熟练,在Rt△BOH中运用射影定理求OH的长是计算的关键。

此题文科考生的第二问为:假设AB’⊥BC’BC2,求AB’在侧面BB’C’C 射影长。解答中抓住斜线在平面上的射影的定义,先作平面的垂线,连接垂足和斜足而得到射影。其解法如下:作AE⊥BCE,连接B’E即所求,易得到OE∥B’B

所以 EF B’E。在Rt△B’BE中,易得到BF⊥BE,由射影定理得:B’E×EFBE B’E 1

所以B’E

4. 求过定点M(1,2),以x轴为准线,离心率为 的椭圆的下顶点的轨迹方程。

【分析】运动的椭圆过定点M,准线固定为x轴,所以M到准线距离为2。抓住圆锥曲线的统一性定义,可以得到 建立一个方程,再由离心率的定义建立一个方程。

 y
    M
  F
      A      x

【解】设A(x,y)F(x,m),由M(1,2),则椭圆上定点M到准线距离为2,下顶点A到准线距离为y。根据椭圆的统一性定义和离心率的定义,得到:

 

m得:(x1 + 1

所以椭圆下顶点的轨迹方程为(x1 + 1

【注】求曲线的轨迹方程,按照求曲线轨迹方程的步骤,设曲线上动点所满足的条件,根据条件列出动点所满足的关系式,进行化简即可得到。本题还引入了一个参数m,列出的是所满足的方程组,消去参数m就得到了动点坐标所满足的方程,即所求曲线的轨迹方程。在建立方程组时,巧妙地运用了椭圆的统一性定义和离心率的定义。一般地,圆锥曲线的点、焦点、准线、离心率等问题,常用定义法解决;求圆锥曲线的方程,也总是利用圆锥曲线的定义求解,但要注意椭圆、双曲线、抛物线的两个定义的恰当选用。

、巩固性题组:

1.过抛物线焦点F的直线与抛物线相交于AB两点,若AB在抛物线准线上的射影分别为A B ∠A FB 等于(   

A.  45°     B.  60°     C.  90°      D.  120°

2.已知A{0,1}B{x|x A},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A B    B.  A B    C.  A∈B     D.  A B

3.双曲线3x y 3的渐近线方程是(   

   A. y±3x    B. y± x    C. y± x   D. y± x

4.已知定义在R上的非零函数f(x)满足f(x+y)f(x)+f(y),则f(x)是(   

A.奇函数  B.偶函数  C.非奇非偶函数  D.既奇既偶函数

5.  函数yf(x)a +k的图像过点(1,7),它的反函数的图像过点(4,0),则f(x)的表达式是__        _

6.       C +C ________

7.       不等式ax +bx+c>0的解集是(1,2),则不等式bx +cx+a<0解集是__________

8.       已知数列{a }是等差数列,求证数列{b }也是等差数列,其中b (a +a ++a )

9. 已知F F 是椭圆 + 1 (a>b>0)的两个焦点,其中F 与抛物线y 12x的焦点重合,M是两曲线的一个焦点,且有cos∠M F F ·cos∠MF F ,求椭圆方程。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