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9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600214
文章正文 查看
浅析游戏教学手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2663 更新时间:2015-4-28 10:08:49

新马高级中学  吉其慧

[摘 要]本文以摘要: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采用游戏的方法不仅能调动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新鲜的音乐知识和有趣的音乐小故事。甚至平时他们很难弄明白的节奏、节拍、速度等问题也在游戏中得到了解决。本文分析了当前我国音乐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而引出了音乐教育中的游戏教学法。阐述了在音乐课堂中设计游戏的注意事项,该如何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设计游戏,进而阐释了游戏教学手法的优越性。力图为游戏教学手法在小学音乐教育领域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上的依据。

[关键词]游戏教学手法,小学,音乐教育

 

引言

小学音乐教育大纲中提到“音乐教育是基础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对陶冶情操,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文化素养与审美能力,增进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不可代替的作用。”虽然音乐教学大纲提出了音乐课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教育课程,但在我国大部分教育单位中一直没有受到人们的重视,总是简单的老师教、学生学的传统教学模式,对课堂效率究竟有多高也鲜有人认真地去研究过。

1. 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去年笔者在扬州市花园小学两个月的实习经历至今历历在目。由于花园小学教育设施有限,初期教学令人力不从心,笔者努力尝试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进行教学,却难于进行下去,课堂秩序略微混乱。有人说“你只是实习老师,学生们是不会把你放在眼里的;音乐课是副科,可上可不上;有上音乐课的时间还不如多做几道数学题……”于是笔者请教了艺术学院的专业教师及花园小学的音乐老师,得出的结论是——音乐课不受重视。那么,作为一名准音乐教师该如何做呢?                    

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进行了思考,同时也进一步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并在学习与探索中发现我国当前的音乐教育现状不容乐观。主要表现在:

1)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当前我国教师的教学方式大致可以分为教唱法、视听感受法、实践法等。在教唱式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主角,一人独霸课堂,满堂滔滔不绝的范唱、讲述,学生被动的听,成为了消极的音乐及知识的接受者,在这种学习中,教师教的累,学生的学习效果也不尽人意。而在视听感受模式中,学生的视觉、听觉被调动起来,这种陈旧的教学模式看似是学生的主体性得到了发展,但学生的思想仍被束缚在教师的思维之中,教师或直接或间接地将学生引导到同一目标将自己的教育思想强加于学生。本来实践法是一种很好的调动课堂氛围及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但很多老师觉得麻烦或者是一时半会驾驭不了这样的教学模式而作罢。

2)教学目标缺乏梯度

通过本科阶段的学习与实践,笔者了解到每个学生的发展是不平衡的。而很多教师在教学中往往急于求成,希望每个学生在课堂上都可以会识谱,会唱曲,会演奏乐器,全然不顾学生的个体差异,盲目的按照大纲、教材规定的、统一的教学目标来教给学生知识,而不能根据各学生的实际发展情况去制定一个梯度目标。为了达到这个统一的目标,简单、生硬地进行教授,从而导致那些音乐基础较差的学生产生厌学情绪怕学音乐,厌恶上音乐课。

2. 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

如何能够更好的解决这些音乐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呢?笔者发现在音乐课堂中适当的采用游戏的方法不仅能调动他们对音乐的兴趣,还能让他们在游戏中了解新鲜的音乐知识和有趣的音乐小故事。甚至平时他们很难弄明白的节奏、节拍、速度等问题也在游戏中得到了解决。

所谓音乐游戏就是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通过教师操纵材料,控制所处的环境,寓音乐于游戏,让学生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享受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内涵,从而提高音乐学习与欣赏能力,达到音乐教学的目的。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引导学生通过音乐游戏去感受音乐的节奏、情节、感受音乐的魅力,让学生在“玩”的过程中主动学习,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充分的表现自己,实现个人的愿望。让他们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和创造者,从而在创造与收获中获得愉快的体验。

游戏对少年儿童的作用到底有多大?世界上许多名人也有着他们的见解。高尔基说:“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福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工具,是快乐的源泉,是培养儿童道德品质的手段,在游戏过程中最能表现儿童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游戏是儿童的本能性活动,是儿童内心世界的反映。” 弗洛伊德认为,“游戏能帮助儿童发展自我能力游戏是缓解心理紧张和使儿童掌握大量经验的反映。”因此笔者认为音乐教学中的游戏教学手法运用的作用不可小觑。

花园小学的实习经历让笔者收获颇丰。为了让自己的音乐课堂更加丰富,同时也是为了能顺利地考上编制,笔者开始潜心研究小学音乐教学法,主要是查资料、看教学视频及请教资深小学音乐教师。经过各方面努力和老师们的悉心指导,笔者顺利考入阜宁实验小学。作为国家硕师计划中的一员,笔者深知不能辜负母校的培养以及老师们给予帮助,我还了解了该校当前的音乐教学状况,他们没有专职的音乐教师,学生对音乐课的理解就是唱歌,甚至有人把音乐课改名为唱歌课。笔者希望能够通过努力在将来的教学中可以改变这种局面,争取把音乐课上精、上活,真正做到让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专业老师的帮助下,笔者再次对小学的音乐教学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特别是音乐教学中游戏教学手法的运用。笔者发现教师在领会设计音乐游戏注意事项的前提下,进而有针对性的对各个学段的小学生设计游戏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设计音乐游戏的注意事项

音乐游戏的设计与实施,对我们音乐教师而言只是音乐课教学过程的一个环节、一种手段,因此我们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 以“音乐”为主

以“音乐”为主的音乐课堂是最重要的。音乐游戏是学习音乐的一种手段而非目的音乐游戏的灵魂是音乐音乐游戏的过程也必须伴随着音乐。所以说音乐游戏的最大特点就是“音乐性”,如果学生只是单纯地玩,就不能让游戏更好地为我们的“音乐”学习服务,这样也脱离了音乐课堂音乐性的本质。我们老师不能让整个课堂表面上热热闹闹的,学生在热火朝天的游戏中只知道好玩,没能从中获得知识,为了游戏而游戏,真正的教学目的没有达到,这样的音乐课必定是失败的。因此我们老师一定要抓住音乐游戏音乐性的特点设计游戏。

2. 音乐游戏要围绕教材

国家课程标准的制定以及教材的编纂是具有科学性和严密性的,教材内容的设定符合孩子们身心发展的规律。优秀的教师,一定知道如何利用教材,从而在教材中提炼知识点,把握重、难点,从而利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给学生。所以作为一名音乐老师,一定要的吃透教材,根据教材的知识及特点设计音乐游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只有这样,才能最大化的激发学生学习的潜能。

3. 音乐游戏要多样化富有趣味性

  学生的注意力不易集中,意志力比较薄弱,因而游戏方案的设计要好玩、丰富。如音乐课堂上我们会接触到基本的音乐要素。我们便可以通过节奏训练游戏,音准训练游戏、培养音乐感受力游戏等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整堂音乐课在富有音乐性的游戏中活起来。当然要想达到这样的课堂效果。还是需要我们音乐教育工作者在实践中不断的研究和探索的。

4. 要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游戏

只有针对不同学段设计不同的游戏,才符合不同年龄阶段小学生的生理、心理的发展水平。教师在课堂上要时刻注意学生的状态,不能强制,不要使学生有反感的情绪。根据学生不同年龄的心理特点运用音乐游戏,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在轻松、愉快地课堂氛围中感受音乐的魅力!使之喜欢音乐,乐于学习音乐。

三、针对不同学段的小学生设计不同游戏

1. 小学低年级(一到二年级)

这个学段的孩子学生理解、记忆能力相对较弱。但活泼好动,有很强的好奇心,易被生动有趣的情节、色彩鲜艳的图画、可爱的活动工具所吸引。因此设计游戏时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1)让孩子们自主设计游戏,从而加深他们的记忆力

因为游戏的设计是为了更好的学习音乐。所以在进行音乐游戏设计的时候,教师一定要努力让孩子们动起来,帮助孩子们更好的记住音乐。笔者在给花园小学一年级孩子们教唱《小松鼠》一曲的时候。就让学生们自由的读歌词,根据歌词的内容做动作。在这个同时笔者给他们播放歌曲的原唱,在这种氛围中,还没开始教,孩子们就已经基本上记住了歌词。因为耳朵里一直萦绕《小松鼠》的旋律,再进行教的时候就显得容易了好多。由此可见,低年级的小学生在自己设计的游戏中能够很快的接受,孩子们作为学习的主体也得到了很好的体现。

2)将音乐游戏故事化、情景化,加强孩子们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游戏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趣味性,然而对于低年级的孩子而言让他们理解音乐的内涵确实很难,怎样让具有丰富内涵的音乐与孩子之间架起一座友谊的桥梁,从而让孩子和音乐更好的进行沟通呢?笔者觉得可以将音乐游戏故事化、情景化,在音乐中添加角色与情节,加强音乐游戏的趣味性,使他们在愉快的氛围中轻松、自然、快乐地去表演与感受,这样便可达到最佳的教育效果。在笔者教一年级孩子认识12345这五个音符时,便运用了多媒体,设计了进行“小猴摘桃”的游戏。让孩子们扮演小猴子,将12345五个音符写在形象可爱的“桃子”上,小猴子摘“1” 桃子时,让他们唱“1” ,在猴子摘“2” 桃子时,就让他们唱“2” ,反复进行几次,孩子们便可以很快的识别这几个音符。

2. 小学中年级学段(三到四年级)

相对于低年级的学生而言,小学中年级的学生在知觉上更进一步的得到了满足,在设计游戏时要引导学生进行进行联想和想象,注意他们的思维活动的掌握和调动。以下几种游戏法便很好的体现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1)角色游戏

在小学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 比如二年级上册的课本上有这样一首歌曲《大白象》。歌词里面有各种小动物,还有各式各样的玩具。笔者让一部分孩子扮演小动物。一部分孩子手里拿着道具。在音乐声中将大白象的故事表演出来。学生主动参与,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作为教师的我就在这个里面扮演给《大白象》的故事拍照的大狗熊。教师的参与与引导,让孩子们的面部表情逐渐的丰富起来了,肢体动作忽快忽慢,整个音乐游戏具有了生命力,孩子也在游戏的过程中实现了交往合作,表现创造等全方面的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2)听觉游戏

德国艺术理论家康拉德·朗格是认为“从个体发生德角度看,听觉游戏是音乐的先导。”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学生觉得枯燥乏味,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学生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学生的兴趣。在给孩子们上《声音的强弱》一课之前,我让学生努力去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课后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道具,学生们带到课堂上的道具有筷子、木棍、易拉罐、玻璃器皿、手鼓……。我播放一段《一个雨天》的音乐,他们发挥想象,充分的去表现。通过不同的音响引发学生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学生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在这样的音乐实践结束之后,我进行了一个简单的提问:你们觉自己敲完自己的道具后,音的强弱跟什么有关啊?”就有学生立马举手告诉我,敲的重一些声音就强,敲的轻一些声音就弱。其他同学对这样的回答也表示赞同。于是我给他们这样的一个总结:“其实啊!这位同学说的很好。敲得重一些,那么你的道具振动的幅度就大,敲的轻一些,振动的幅度就小。”就是这样他们在玩的过程中很容易的知道了音的强弱与振动的幅度有关。

3)体育游戏

体育当中的一些趣味游戏,对我们的音乐课堂很有帮助。如在感受十六分音符时值及其音响效果,我选用《捉尾巴》的游戏,每个学生身后系上一条自制的“小尾巴”,听到连续的十六分音符开始捉,一边游戏一边体验音乐快速的节奏、紧张的情绪,这样就自然降低了学生对十六分音符时值的理解难度,让学生在“玩”当中,理解乐理知识。

3. 小学高年级学段(五到六年级)

小学高年级由于年龄的增长,学生的心理上有很大的变化,情感和意志方面有所发展。教师要时刻注意学生的情绪,不能强制,不要使学生有反感的情绪。可通过调动他们的兴趣来运用游戏。我觉得竞赛游戏法就特别适合这个年龄段孩子的特点:

设立竞赛游戏,通过小学高年级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如在学习《快乐的嚓嚓礤》这首歌曲时,我给学生玩了这样的一个游戏——“动作接龙”。学生之间进行一个小小的比赛,我让他们做表现内心愉快的动作,做完之后回头笑着看下个同学,接下来的同学做其它的动作,动作不能重复,看看最后停在谁那里,谁就输了。在玩的同时,播放背景音乐《快乐的嚓嚓礤》。在游戏结束时,学生都已经会唱这首歌曲,而且还能自己编出新的歌词了。

四、音乐课堂中游戏教学手法运用的优越性

通过以上的一些音乐课堂教学案例的阐述与分析,我们知道要想提高教师课堂的教学效率,音乐教师应该努力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大胆创新,寻求突破,让音乐课堂活起来。于是,音乐课堂中游戏教学法的优势便突显出来。

1. 音乐游戏情景,可以让学生更直观的感受音乐

每一首歌曲、器乐曲都描绘了一种甚至多种情绪、情景。当学生进入游戏,进入游戏中的情节时,他们也就进入了音乐之中。我们可以根据音乐素材的选择不同的情景,引导学生在设置的情绪及情景下,做相应的音乐游戏。在聆听音乐时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帮助学生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不同情绪,从而更加直观的了解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节奏及音程上的变化。

2. 利用音乐游戏,可以让学生更好的发展音乐

学生在玩中能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探究解决问题,就能使学生在一种自发的无意识的状态下发展到自己的音乐潜能,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学会自己创编音乐。笔者曾经有这样的一次经历,在花园小学实习期间,孩子们跟着笔者学习《牧童》这首歌曲,在学会这首歌之后,先让他们完整的听赏这首歌。听赏的同时让孩子们扮演不同的角色,孩子们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居然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不叫呢?”学生产生了疑问,笔者就让他们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学生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学生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学生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这节课给笔者最大的感受就是游戏开拓了他们的思维,真正的做到了发展音乐。

3. 音乐游戏法的运用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学生是教学的主体

音乐游戏,对每个孩子都是平等的,不管孩子的音乐素养水平是高是低,都能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自己的音乐素养。音乐游戏法很好的体现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

4. 音乐游戏能变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为富有情绪的生动形象的游戏教学

视唱歌谱对孩子们来说是枯燥无趣的。看似简单的音符,学生掌握起来却似乎非常困难。如何能让枯燥的视谱变的生动有趣呢?在笔者准备给三年级的学生上《音乐是好朋友》这一课时,设计了视唱歌谱这个环节,然而唱谱对三年级的孩子们来说是相当的枯燥无趣。看似简单的音乐小音符,他们掌握起来却很困难。如何让枯燥的视谱变得生动有趣呢?看到歌名,笔者便联想到了“小音符找朋友”的游戏。于是笔者将事先准备好的音符头饰戴在一些小朋友的头上,让他们围成圈,然后让他们去找自己的好朋友,但必须准确的唱出朋友头饰上的音符。这样的几个回合,学生们便能够很准确的唱出那些音符,再回到课本上完整的乐谱,就显得容易了好多。

由此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一个结论:音乐游戏是小学生音乐课程标准中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重视音乐时间、鼓励音乐创造等的价值体现

五、作为音乐教育工作者的我们该如何做得更好?

《音乐新课程标准》指出:“兴趣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 小学教育阶段少年儿童正处在发育成长和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音乐教育对培养具有高尚的道德情操高度的文化和艺术修养的一代社会主义新人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有人说音乐游戏是学生学习愉快音乐课的桥梁,而愉快的音乐课必须靠老师的引导,师生共同参与才能达到。

赞可夫说:“让学生从音乐中来,再到音乐中去。”音乐课堂上的游戏与学生的学习生活密切相关,从中起到的作用也非常大。我们要让学生在游戏中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的流动,旋律的跌宕起伏,节奏的活泼跳跃,音色的不断变化,音乐游戏的设计与实践是为学生的个人素养服务的。教师应尽可能以学生日常生活及周围世界的体验为依据,创造出一些学生喜爱的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加以应用。 同时我们也要不断地去探索利于学生学习音乐的方法。相信通过我们音乐老师的努力和不断创新,在我们的小学课堂中,或许培养不出像莫扎特、海顿那样的音乐奇才,但是一定会造就出一批具有艺术修养的高素质人才。

参考文献

[1]奥尔夫音乐教育思想与实践  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

[2]小学音乐学科主题教学案例研究 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3]音乐教学新视角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7

[4]音乐新课程教学论  湖南人民出版社 2006

[5]亲子音乐DIY  南海出版公司   2004

[6]宋瑾.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育改革.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4,(4):22-32

[7]刘沛.美国音乐教育概况.上海音乐教育出版社,1998

[8]祝怀新.英国基础教育.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3

[9]管建华.世纪之交中国音乐教育与世界音乐教育.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0]钟启泉,崔允.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师范生读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11]郭声健.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现状及改革思路.音乐探索,1999.(2):83-86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