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18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6592525
文章正文 查看
如何走进高中生的心里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3018 更新时间:2015-4-28 15:03:38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吴秀莹

【内容摘要】“亲其师,信其道”教师的本职虽是教书育人,但也需要注重情感培养,所以,教师应转变观念,灵活使用多种方法,不局限于教材上的知识,还要多与学生进行感情沟通。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中最基本的一部分,是班集体的组织者、教育者和指导者。通过感情沟通我们可以拉近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走进他们的心里,为我们的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有力的基础。

【关键词】心理   家长行为     合理方案

我国学校教育的总目标是:“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身心和谐发展,培养学生体育能力和良好的思想品德,使其成为具有现代精神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在班级建设中遇到班级的团队精神、互助精神、凝聚力的培养;苏霍姆林斯基说:“我们平时所说的教师对学生的教育,在什么时候最鲜明。最积极、最深刻呢?这就是在老师的情感接触了学生情感的时候。”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与学生的关系处理不好,那就很难在班级中树立威信。那么如何处理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呢?

一 掌握学生的心理

高中阶段的学生大多处于生长发育的叛逆期,此时的人生观和世界观还没有完全成熟对于外界诸多因素的影响,可能会出现偏差,如果及时矫正,孩子就能形成良好的性格,反之则形成不健全病态的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一书中指出,性格对人命运的影响不亚于才华。例如三国故事中,周瑜、杨修、吕布等人,不能说没有才,但最终的命运,都不能说美妙。刚愎自用的关羽,不听劝告,自以为是,最终丢了荆州,也丢了脑袋。袁绍空有强大的军事实力,被兵少将寡的曹操打得一败涂地。性格决定命运的说法虽有些绝对,但性格对人的命运有重大影响是毋庸置疑的。正如一位成功学家所说:好性格把人带入成功的殿堂,坏性格把人诱入失败泥沼。经过观察,学生大约有以下集中心理:

()、 好奇心理

学生接触新的任课老师、教学内容、练习方法等都有一种迫切、意动的心理倾向,如学生很想知道新的老师的水平有多高,能力有多强,与原来的任课老师相比有何优点;新的项目,内容、方法是否好玩,有无可练习性。所以新的老师在教授第一次课时关键是树立好自己的形象和威信,在涉及到新的项目时应通过详尽的讲解、标准的示范和给学生练习,使学生真正喜欢这一科的学习

(二)、表现心理

表现心理是指学生很想显示自己能力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类学生胆子大、情绪较高、容易激进,一般情况下他们的技术水平较高,总想在同学和老师面前炫耀自己。有表现的机会,其注意力非常容易集中到课堂上来,否则会走向另一个极端。他们学习技能时掌握得快,而且很容易吃不饱。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就应该适当的给他们表现的机会,激励他们,利用其能力为教学服务,同时对他们的要求要从严、从难。这类学生所能承受的心理负荷是最大的,高要求才能促使他们上一个新的台阶。

(三)、 进取心理

进取心理是指学生不满足于现状,总是努力向上争取成功的一种心理倾向。这类学生个性鲜明,争强好胜,独立性强,不甘落后。在考试和测试时多拿几分,如叫老师多给考试得分的机会 。对这类学生老师应该充分肯定他们,可以加大一些运动量和运动强度,多为他们总结,找出改进的办法,使其切身感到成绩有所提高。

(四)、 自满心里

自满心里指学生满足于现状,不求上进的心理倾向。他们往往是缺乏激情,竞争意识差,每当接触新的学习内容时,有部分学生总是先问考核时多少标准为及格。他们是以考试及格作为学习的目的,在没有达到目的以前,他们都能遵守练习要求,服从教师的指挥,也试图作出努力,当目的达到了,对做题练习就不以为然了。对这类学生,教师在授课时,应根据实际情况有意地提高要求和标准,在平时测试时,则故意降低其分数,这样的刺激会增强其练习的积极性。

(五)、 畏惧心理

畏惧心理是指学生对老师和某一练习内容害怕的心理倾向。他们一般是学习能力较差,害怕当众出丑、生怕受伤、怕老师批评和指责,或者以前进行过这样的练习时屡屡失败,重新接触时心里畏惧。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不愿老师重点被关注。对于这类学生,教学是应该先降低部分标准,简化练习难度,让其先完成简单练习。同时老师通过各种有趣的示范,谈练习感觉,这样可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分散畏惧注意。另外老师要加强和改进保护、帮助的方法,多鼓励,才能提高他们的练习自信心。

(六)、 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一种过低估计自己或自己看不起自己的心理倾向,他们主要是自己的信心不足,看到别的同学完成动作质量较好,自己暂时性的落后而悲观失望。对这类学生,教师应该采用一些行之有效而且较为容易接受练习内容的辅助练习方法,同时多鼓励他们,充分肯定其完成的质量,让其参加竞争,故意提高其应得的分值,使他感自己已赶上或已经超过他人,这样可以增强其自信心,切勿孤立和冷落他们。减轻心理负荷,增强自信心,是对这类学生应采取的最佳手段。

(七)、 厌烦心理

厌烦心理是指学生对不喜欢的科目本身,学习内容和教学教师及教法产生反感的心理倾向,他们上课时惰性很大,对任何事物都不感兴趣,许多行动都是被动服从或者干脆不练。对这类学生老师主要是想方设法培养其对本科的兴趣,使他们明确学习的目的和作用,改进和学习练习方法,增加学习的趣味性,讲解要具有幽默感,示范可以采用一些新形式。

(八)、 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一种对老师的正面说服教学或练习的合理安排表示抗议,与老师、同学对着干的心理倾向。他们基本上不能很好地参加学习而且很可能干扰其他同学学习,更有甚者会造成教学事故。对于这类学生,老师应该分析产生这种心理的原因,是学生内部原因,还是外部原因,外部原因有老师方面的,也有同学之间的。教师应该人本人的教育方法、处理问题的态度、方式及对学生提出的要求是否合理,是否科学等方面分析。如属学生本身的原因,老师应该继续教育,继续感化;如是老师自身的原因,就应敢于承认自己的错误,改进教育方法,切勿横加指责。

二 掌握学生家庭背景

孩子与家长的接触时间最长,家长的行为,时时刻刻的影响着孩子。在了解孩子的同时,我们也要了解家长,必要时还好做家长的工作。

(一)、如果家长遇到困难百折不饶,顽强拼搏,培养出的孩子往往是生活上的强者,例如我班的余根同学,他原本有一个幸福的家庭,但几年前,母亲生病去世了,家里为了给母亲治病已经负债累累,上高中后,他感到身体不适,后经检查发现,孩子得了强直性脊柱炎,每星期都要打一针治疗针,但这没有打倒余爸爸和孩子,现在还依然坚持上学,并且成绩比较突出,只有当他实在疼得下不了床时,他才会让爸爸给他请假,对于这样的孩子,我们许多老师都很佩服他的毅力。

(二)、家长满口粗话粗野无礼,培养出的孩子一般也是脏话连篇,粗野无礼。我班还有一位同学(这里不提孩子的姓名了,不想给他造成不必要的影响,这里以X代替),X很有礼貌,但是脾气比较暴躁,有一次因为上自习,一位男同学Y说话影响到他,结果两人大打出手,事后Y的爸爸一定要和X的家长见面,谈谈这件事情。起先我和X的家长通过电话,我知道X的妈妈脾气也是非常暴躁的,在家里经常因为一件小事和XX的爸爸吵架,为了避免不必要冲突发生,我邀请了X的爸爸前来解决事情,但是没想到X的妈妈的也来了,对方家长还没开口,X的妈妈就开始嚷了起来,最后我只好把双方家长分开调节,最后双方家长将事情和平解决,孩子也握手言和了。

(三)、父母的惩罚程也会影响孩子,家长把处理学生的不正当方法误解成正确的方发,不正确的意识导致孩子不正常的行为。学生离家出走,是家长和老师比较揪心的一件事,在2012年,我的班级中有一名学生由于放学回家经常晚上上网聊天玩游戏,父亲要求比较严格,母亲对孩子比较溺爱,所以这件事情反复几次也没解决,最后父亲一怒之下,将电脑锁了起来,但没想到孩子第二天离家出走了,经过两天的寻找,最后在网吧找到了孩子。后来父亲与孩子又有了冲突,孩子再一次地出走了,父母没有找,三天后他自己回家了,但是身上又被人打得痕迹,说是两个比他大的两个小青年打的,为了钱。

三 制定合理方案,用行动转化学生

经过多方面的了解,我把识别、控制、调节情绪的方法教给学生,让学生都有良好的情绪。我的做法是:首先时语言疏导,我先制定话题,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了解自己所做的事情的是与非这种说理教育虽然力度不大,见效不快,但是只要得法,一定能治标治本的,相反,急于求成,用教师的权威说服学生,会适得其反。其次,我会与学生利用体育课或劳动课时间,亲力亲为的和学生在一起,体育课时,我发现男生都在玩,篮球、足球或乒乓球,但女生们却没有玩的游戏,所以我把在大学所熟悉的集体游戏交给她们,并和她们一起玩,在玩的过程中,我把平时不太接触的学生安排在一起,游戏之后发现学生的关系更融洽了,同时在游戏过程中与学生关系更贴近了。最后,为了改善家长与学生的关系,我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向学生布置任务,给家长写一封信,在家长会上,我把事先制定的游戏内容布置下去,家长与学生一起参与,共同完成,并且优胜者给予奖励。游戏之后,将学生事先准备的信件交给家长,让家长了解一下孩子的心里话。在这一系列的活动中,有些家长第一次真正的理解孩子的行为,而有些家长看着孩子的信,热泪盈眶与孩子拥抱。通过这个小活动增加了学生和家长之间的感情,同时也更有助于班级管理。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我想这句话我们不能只单单能用在教学上了,教学是让学生增长知识,但只长知识没有情感,那我们的学生就会成为冷血动物,我们用适当的方法和学生亲近,会改变他们原来可能不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有人说,没有当班主任的教师是一个不完全的教师,充其量只能算半个教师;也有人说,只有当班主任才能真正体会到当教师的快乐和幸福。而我现在感到了这种快乐,我相信只要我们老师具有很强的责任心,用心去管理,一定可以做好班主任、教育教学等方面的工作。

 

【参考文献】

1、桑逢杰.2006 “影响一生的家庭教育规划”      北京大中文艺出版社   

2、叶澜.1999.“新基础教育”探索性研究报告集[M].上海三联书店.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