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 文章总数:1269
  • 共有栏目:103
  • 大栏目数:19
  • 子栏目数:84
  • 校园图片:8
  • 本站已被浏览:7014997
文章正文 查看
任务驱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有效手段——郑德军
新马首页 来源:NCIC 作者:NCIC 关注:1906 更新时间:2021-4-27 18:02:54

摘要:任务驱动教学是高中语文常用的教学方法,是提升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手段。这种教学方式对增强学生的写作热情大有帮助,并且引导学生掌握写作技巧,培养出色的文字表达能力。在高中语文课堂中,教师应当精心钻研任务驱动教学的套路,挖掘学生的写作潜力,促使他们提高写作水平。

关键词:高中作文; 任务驱动; 教学

写作教学就是要丰富学生的思想感情,增强他们的文学修养。在高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开展任务驱动型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对写作话题展开独立思考,这样就锻炼了他们的写作思维,逐步形成良好的写作习惯。任务驱动型教学是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体现,注重增强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摆脱对教师的依赖,让学生以自觉的态度投入到写作中,这样就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升。

一、开展实践驱动,促使提取信息

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向学生展示特定的写作话题和材料,如果学生对材料中的信息进行提取时出现偏差,那么就很难把握准确题意,导致走题、偏题现象的出现。为了使学生审清题意,写出的文章符合题目要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实践任务驱动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题意进行写作。例如,在进行小说的教学时,学生根据自己的课外阅读经验,就一部署名为罗伯特·加尔布雷特的侦探小说《杜鹃鸟的呼唤》,与教师和其他学生一起分析其主旨,具体内容是:这部小说受到了读者的广泛好评,出版商表示作者是一名新手,此前并无写作经验,然而由于过于娴熟的写作手法,作者的真实身份仍然受到质疑。媒体调查发现,罗伯特·加尔布雷特是《哈利·波特》作者J.K.罗琳的新笔名。真相大白后,罗琳表示原本希望能够隐瞒的更久一些,因为外界不知道真实作者的话,她就能看到读者对小说的真实评论了。对于这一话题,教师引导学生准确总结关键信息,展开实践任务驱动型写作,让他们学会紧扣题意,这样就减少了走题、偏题等情况的发生。

二、利用材料驱动,凸显写作任务

任务型写作要求学生围绕既定的材料,凸显教师布置的写作任务,一般情况下,学生在稍作思考后就评判材料中的内容,表达自己的观点。在实际教学中,有的学生写作基础较差,缺乏素材的积累,对材料的提取和分析能力也较为欠缺,总是抓不住材料中的要义。对于这一问题,教师应当指导学生开展阅读练习,扩大学生的阅读面,从中提炼写作的素材,像古典文学、时事新闻、名家名作等,达到厚积而薄发的效果。例如,2017年全国高考Ⅱ卷作文,给出的材料为六句名言,要求学生选择其中的两三句来立意,进行合理的论述,写成一篇作文。有一篇优秀作文“一蓑烟雨任平生”将苏东坡的“定风波”作为导入内容,开篇就足够吸引目光,该文立足于“忘物”的主题进行构思,引用材料中《周易》的名句和李清照的诗句,将“忘物”的主题彻底点明,从而使该文的境界得到了一定的升华,读者能够感悟到“忘物而非忘己”的主题。作者运用李白、李清照、庄子等人为例,紧扣材料进行了具有说服力的论证,反映出作者对材料的良好把握。

三、通过分析驱动,提高理解能力

在开展任务驱动型写作活动时,教师要重点培养学生对材料的分析和理解能力,主要分为三个步骤:第一步,根据题目给出的材料,提炼出论点;第二步,将材料内容作为论据,对论点进行论证;第三步,总结论点过程中,结合材料内容进行合理的论证。要想做到以上三点,教师要对学生展开有效的引导,对材料进行精准的概括。例如,给出一篇材料:某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近日去世,他的影视作品深受观众的喜爱,引发了观众对他的感慨,有的观众被老艺术家的敬业精神感动,有的观众为老艺术家传奇而又坎坷的人生经历而感叹,有的观众则结合当下的社会热点,即年轻演员的高收入与老艺术家的清贫生活做对比,批判了如今盛行的畸形审美观与价值观。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对材料内容进行准确的概括和提炼,从而构思出本文的立意:“对艺术的敬畏与尊重”,根据材料的内容发问:为什么老艺术家的影视作品经久不衰?接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只有满怀一颗敬畏与尊重艺术的心,才能取得不凡的艺术成就。在论述过程中,还应当穿插老艺术家对艺术的敬畏态度、淡看功名利禄等内容,增强论证的说服力。

四、结合生活驱动,强化表达能力

任务驱动型写作教学重视生活对写作的意义,根据生活的内容来组织写作材料和话题,同时也要求学生保持求真求实的写作态度,运用平实、真切的语言来表达观点,形成真实、客观的写作风格。在实际情况中,有的学生在语言表达上显现出一定的问题,表达的观点生硬、浅显,这就使得自己的文章缺少生命力,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学习语言表达,分析作者运用了哪些写作手法,感知作者的语言特点,这样才能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例如,在教学夏衍先生创作的报告文学《包身工》时,教师要引导学生梳理文章的脉络结构,分析作者运用的记叙、说明、议论等方式,以及排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感受作者在语言背后隐藏的深刻含义。比如“两粥一饭”表现了糟糕的饮食,“十二小时工作”表现了繁重的劳动,“工房和老板家庭的义务服役”体现了资本家的严苛剥削,“泥土一般地被践踏”直指包身工所受的沉重压迫。教师的指导和解析,使学生认识到作者通过多种描写手段,将包身工的凄惨遭遇触目惊心地表现了出来。

综上所述,教师要善于观察学生在任务驱动型写作中的表现,引导学生弥补写作上的不足,掌握正确的写作技巧,逐步提升自己的写作水平。在任务驱动型写作过程中,审题是关键,其次要充分理解材料内容,从而完成写作,这就需要重视学生的日常练习,培养学生审题能力,促进学生在构思和立意上取得进步。

参考文献:

[1]张太银.任务驱动型教学模式在高中语文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7(90).

[2]郝继承.高中任务驱动型作文的立意与提升策略[J].甘肃教育,2017(18).

[3]杨倩.高中语文任务驱动型写作模式初探[J].中国校外教育,2017(28).

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10 NCIC.NET.CN All Rights Reserved 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 |

地址: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都梁北路18号 | 邮编:211700

苏ICP备10097129号-1 | 技术支持:淮安市新马高级中学信息中心